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是决定职业教育质量的根本性因素,是职业院校办学的必由之路。为了破解校企深度合作的难题,近年来,我国职教界进行了积极探索,出现了校中厂、厂中校、集团化办学、现代学徒制等校企深度合作的形式。莱芜职业技术学院(简称“莱芜职院”)在办学实践中积极寻求发展道路,在突破体制机制障碍,与企业联合搭建平台,走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的路子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,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“校企一体化”合作办学模式,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果与社会效益。
一、莱芜职院“校企一体化”合作办学模式的做法
莱芜职院成立于2000年,是一所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,位于山东省莱芜市高新区。学院在校师生9000余人,设有机电工程、机械与汽车工程、冶金与建筑工程、师范教育与艺术等8个系,38个招生专业,面向全国招生,是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、山东省高等教育技能型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。
莱芜职院以“服务莱芜、辐射周边,工科为主、多科并举,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,建设省内一流、国内知名的高职院校”为办学定位,紧密联系实践,坚持“合作办学、合作育人、合作就业、合作发展”和“人才共育、过程共管、责任共担、成果共享”的办学思想,结合学院实际,选对路子、找准定位,先后与泰山钢铁、特变电工、福田雷沃重工、北京汇源、鲁南制药、北京中关村国际孵化软件协会等百余家企业、行业协会建立了校企一体化合作关系。几年来,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都在90%以上,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。
(一)“校企一体化”合作办学范例——鲁缆模式
莱芜职院“校企一体化”合作办学的典型企业是特变电工山东鲁能泰山电缆有限公司(简称“鲁缆公司”)。该公司是高端电缆领域的知名民族品牌,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,国家电网公司及南方电网公司的核心供应商。学院与公司在彼此深入调研、沟通交流,增进互信的基础上,于2011年4月9日正式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。起初,校企合作双方是“学校专业培养+公司上岗培训”的普通模式,双方从学院即将毕业的在校生中遴选部分优秀学生组建“特变电工鲁缆班”,学生在经过短期培训后到企业实习或就业。由于学院毕业生综合素质高、专业技能扎实,受到公司充分信任。校企双方决定深入合作,走“校企一体化”合作办学的路子,在招生招工、人才培养、资源利用、文化建设、产学研用等领域全面对接融合。
校企双方共同招生招工。莱芜职院和鲁缆公司共同制定招生计划和方案,组成招生小组,到